
暑期到,@老師家長,這些夏季安全防護知識請教會孩子
暑期將至,

圖片來源:微言教育
游泳戲水莫大意
帶孩子學習防溺水安全知識
圖片來源:微博@上海消防
小貼士
1.要求孩子做到“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2.孩子家長或看護人應該做到:
①絕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里,或待在開放的水源邊;
③兒童一定要由成人監(jiān)護,不能將5歲以下的兒童交給未成年人看護;
④在兒童乘船、嬉水、學習游泳時,家長應為兒童準備并使用合格的漂浮設備,如救生衣等;
⑤帶兒童在設有專職救生員的公共游泳場所游泳,救生員可提供救援和復蘇急救,也可減少游泳兒童發(fā)生溺水的危險行為。
圖片來源:學校安全教育平臺
中暑防曬齊準備
中央氣象臺近日發(fā)布了高溫橙色預警,
專家表示:
大范圍高溫天氣還沒有真正開始。
圖片來源:微博@人民日報
持續(xù)飆升的高溫
增加了孩子中暑的風險,
嚴重的中暑癥狀可能致命,
中暑看起來事小,卻不得不防!
孩子出現(xiàn)這些癥狀需警惕!
孩子在中暑前都會有一些先兆癥狀,比如:
若不及時處理,可能會導致中暑!
輕度中暑:
孩子會出現(xiàn)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等癥狀。
重度中暑:
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大部分都伴有體溫明顯升高的癥狀。
小貼士
1.家長要給孩子穿淺色衣服:夏季外出旅游時應穿白色、淺色或素色衣服,因為白色、淺色或素色衣服吸熱慢、散熱快、穿著涼爽、不易中暑;
2.出門要做好防曬工作,比如戴帽、打傘等。帽、傘對陽光有一定的遮擋作用,能防止紫外線的傷害;
3.夏季外出旅游時,出發(fā)時間應該早些,中午避免高溫盡可能休息,下午三四點鐘以后再進行戶外活動;
4.避免高溫時運動,做好防曬工作,大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水分,適當喝些鹽水或運動型飲料;
5.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夏季飲食需留意
三個“陷阱”勿落入
“冰涼”陷阱——小心變成“冰棍臉”
暑熱難耐時,很多孩子喜歡吃雪糕、冰淇淋等冷飲降溫。
然而,雪糕、冰淇淋是高脂肪、高糖的食品,吃多了不僅不易消化,還會降低食欲。尤其是雪糕、冰淇淋的溫度都在0℃以下,而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左右,如此懸殊的溫差對胃腸道刺激較大,易導致胃腸道血管收縮、消化液分泌減少。
如果進食冷飲過頻或過量,還會削弱胃黏膜的保護屏障作用,引起急性胃炎、腸道功能紊亂等,導致厭食、消瘦,出現(xiàn)黃而暗的特征性面孔,醫(yī)生形象地稱之為“冰棍臉”。
對于冷飲,肥胖者往往“越吃越胖”,瘦弱者往往“越吃越瘦”。這是因為肥胖者原本吸收功能就好,冰淇淋中的脂肪和糖分加劇了他們的肥胖;而瘦弱者平日就體質弱或偏食,冰淇淋吃多了,厭食的毛病愈發(fā)嚴重,影響其營養(yǎng)補充。
“細菌”陷阱——腸炎胃炎找上門
夏季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但氣溫的升高和濕度的增加也為細菌的繁殖提供了條件,且高溫天氣會加快食物腐敗,使夏季成為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fā)季節(jié)。
此外,夏季蚊蠅、蟑螂滋生,它們從食物上經(jīng)過、停留時也會傳播有害細菌和病毒,如果人們不慎食用了這些食物,容易患腸炎或胃炎,還會發(fā)生其他健康損害。
因此,夏天食用蔬菜、水果前一定要清洗干凈,生食時更是如此;吃不完的食物要妥善保存,再次食用時要仔細檢查是否變質腐敗。
而且,孩子的腸胃更加脆弱,吃到附著細菌的食物,很容易引起更大的不良反應。所以夏季飲食一定要注意干凈和新鮮。
“美味”陷阱——口腹之欲招病害
啤酒、燒烤、小龍蝦……夏季美食花樣百出,讓人們的口腹之欲得到滿足。但是,在樂享美味的同時也要注意飲食安全。
帶孩子外食的時候,要選擇那些干凈衛(wèi)生有保障的餐館,路邊攤還是要盡可能避開。
另外,水果也是夏季不可或缺的美食。但需要注意,有些水果的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誤食會導致血糖飆升,因此該病患者食用前需要仔細辨別。食用過多水果,也會有導致發(fā)胖的風險,所以,在督促孩子多吃水果的同時,也要控制好攝入量。
小貼士
1.多喝開水,補充電解質
2.清淡為宜,多吃蔬果
交通出行守規(guī)矩
兒童交通安全預警提示
一是暑期短途自駕出游需求增加,少年兒童乘坐私家車出行風險上升,其中兒童單獨留在車內(nèi),未使用兒童安全座椅,頭、手伸出車外等原因導致的兒童傷害問題較為突出。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二是12周歲以上少年兒童騎自行車,甚至違法駕駛機動車風險加大。12周歲以上少年兒童獨立意識增強,城市里假期結伴去公園體育場等場所,農(nóng)村里結伴去集市或縣城機會增加,但少年兒童行為狀態(tài)具有隨機性和爆發(fā)性,容易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過度自信,導致危險防范意識缺失,有的甚至違法駕駛機動車、電動自行車,增加交通安全風險。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三是國省道路停車場出入口等場所少年兒童交通事故風險較高,在暑期少年兒童獨自外出活動的機會較多,特別是農(nóng)村少年兒童在村邊國省道路附近玩耍、打鬧現(xiàn)象比較常見。從抽樣調(diào)查結果看,暑期少年兒童在國省道路停車場出入口等場所發(fā)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增加,尤其是忽然加速猛跑,中途折返等導致的事故風險較高。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小貼士
行走篇
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避免墜入下水管道豎井。
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fā)現(xiàn)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過馬路篇
穿越馬路,要聽從交通民警的指揮;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
穿越馬路,要走人行橫道線;在有過街天橋和過街地道的路段,應自覺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
穿越馬路時,要走直線,不可迂回穿行;在沒有人行橫道的路段,應先看左邊,再看右邊,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通過時才可以穿越馬路。
騎車篇
騎車安全要記住“5要,5不要”。
5要: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騎行,騎車轉彎時要伸手示意,橫穿馬路要下車推行,騎車要集中注意力,要遠離大型車輛轉彎時內(nèi)側區(qū)域。
5不要:不滿12周歲不能在道路上騎車,不要騎車帶人,不要追逐競駛,不要脫手或手拿東西騎車,騎車時不要攀附其他車輛。
乘車篇
不管是坐公共汽車還是其他車輛,都應該坐穩(wěn),不可在車廂內(nèi)跑來跑去。兒童上下車時要注意待車停穩(wěn)后再上下。
汽車行駛時,不要將頭、手臂伸出窗外,因為這樣有可能會造成刮傷。乘坐小車的兒童,一定要系好安全帶。
蚊蟲叮咬全面防
夏季防蟲指南
圖片來源:微博@人民日報
小貼士
暴雨洪流要小心
圖片來源:南寧新聞網(wǎng)
小貼士
洪澇到來前:做好準備
請先打開天氣預報,了解你所在地區(qū)的氣象信息。
如果你的地區(qū)有洪澇、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風險,家中建議配備應急避難包。
洪澇來臨時:學會自救
盡量遠離洪水。洪水當中可能有排泄物、工業(yè)廢物、玻璃殘渣等,充滿細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
不要去洪水中游泳。不論是否會游泳,洪水的水流和漂浮物都可能是致命的。
洪澇來臨時,如果處于室內(nèi),應向高樓轉移(除非需要緊急撤離);如果處于室外,應向地勢高處轉移。
出門在外盡快就近找地方避險,不要執(zhí)著回家。
洪澇發(fā)生后:避免危害
遠離洪水,做好人、物的清潔和消毒;
注意飲食安全,確保食物烹熟;
注意蚊蟲、動物的叮咬,及時、正確處理傷口;
小心觸電。
來源:中國教育報
-
2021-10-12
包頭“1+N”模式,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
今年秋季開學,包頭市在義務教育階段各中小學全面推行“5+2”課后服務模式,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豐富學生課業(yè)生活,減輕家長負擔。
-
2022-04-14
數(shù)學閱讀,讓你打開數(shù)學學習的新大門
閱讀,對于文科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同樣離不開閱讀。在“雙減”背景下,學生自學變得更加重要,而自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進行數(shù)學閱讀。
-
2022-04-28
速遞!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關于教育系統(tǒng)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
4月27日,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教育部黨組印發(fā)《關于教育系統(tǒng)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的通知》,就做好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關于我們


總部電話:
0471-4816262
總部地址: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qū)哲里木路39號
預約報名
